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水利(水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舉措,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抓住冬春有利時節,組織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堅持不懈開展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新時期治水工作方針,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興水惠民決策部署,按照水利部關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增加投入,整合資源,強化管理,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構建大中小微協調、蓄引提排并舉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創新完善質量效益兼顧、建設管理并重的管理體系,為保障糧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以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二、主要指標
2015-2016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爭總投資較上年增長10%左右,投放機械臺班(套)、完成工程量及主要效益等指標較上年穩定增長,農民投工投勞基本穩定。
?。ㄒ唬┵Y金投入。計劃完成總投資4083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中央投資1597億元,地方各級財政投入2035.8 億元,群眾和社會資本投入450.2億元。
?。ǘ┩豆ね秳?。計劃農民投工投勞37.72億個,同比增長1.5%。
?。ㄈ┩斗艡C械。計劃投放機械3.27億臺(套),同比增長3.5%。
?。ㄋ模┩瓿晒こ塘?。計劃完成土石方量11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5%;修復水毀災毀工程19.9萬處,疏浚河道9.6萬公里,清淤溝渠53.1萬公里,新建、改造泵站419座,水庫除險加固10053座,堰塘整治24.9萬處,建設村鎮供水工程5.5萬處。
?。ㄎ澹┚C合效益。新增旱澇保收農田面積2451萬畝,新增、恢復灌溉面積9527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4914萬畝,改造中低產田面積225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457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8萬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6354萬。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任務指標見附表。
三、實施重點
各地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及水利部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突出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重點,特別是要確保如期完成各項水利建設任務和著力解決好今年水旱災害中暴露的農田水利薄弱環節,具體如下:
?。ㄒ唬┳ゾo修復水毀災損水利工程。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節點控制,以水庫、堤防、水電站、居民生活供水工程、農田灌排設施和水源工程等為重點,限期修復各類水毀災損水利設施,確保春播春種和安全度汛,確保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
?。ǘ┘涌熘卮笏こ探ㄔO。大力推進西江大藤峽、貴州夾巖、西藏拉洛等在建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滇中引水、引江濟淮等重大引調水和水系連通工程前期工作,繼續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推進重要蓄滯洪區、重要海堤建設,提高重點領域和區域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以及資源利用效率與效益。
?。ㄈ┘哟筠r村飲水安全工程推進力度。進一步強化和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及相關部門工作責任,細化目標、落實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施工進度,確保2015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年底前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同步完成四省藏區、新疆自治區和兵團、重慶三峽庫區、湖南洞庭湖區等規劃外項目建設任務,解決5730萬農村居民和704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全面完成中央支持的2049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區域水質檢測中心建設任務,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提高農村集中供水比例和水質合格率。繼續完善和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用地用電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縣級專管機構、水質檢測中心、維修養護基金等“三項機制”,實施農村供水關鍵崗位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工程,保障工程長效良性運行。
?。ㄋ模┲訌姶笾行凸鄥^建設與配套改造。進一步加大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投入與建設力度,確保2015年底前完成中央投資90%以上,2016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再有42處大型灌區和4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成規劃中央投資任務。統籌推進灌區渠系配套和重點澇區治理,提高農田灌排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進一步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排澇標準。加快在建大中型灌區建設步伐,在水土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新建一批灌區,努力擴大灌溉面積。同時,啟動現代灌區建設試點。
?。ㄎ澹┐罅Πl展區域規?;咝Ч澦喔?。依據相關規劃和區域規?;咝Ч澦喔葘嵤┓桨?,全面完成東北節水增糧行動總體目標任務,加快完成西北節水增效、華北節水壓采、南方節水減排等區域規?;咝Ч澦喔饶甓冉ㄔO任務。完成好規?;澦喔仍鲂痉逗湍羺^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建設。2015年全國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4574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以上。實行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加強農業用水計量設施建設與配套,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合理調整農業水價,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積極探索和規范農業節水量交易。
?。┲鉀Q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以縣級農田水利建設等規劃和冬春農建實施方案為主要依據,強化對各級各類支農涉水項目資金的統籌整合,統一建設標準和竣工驗收、運行管護要求,集中力量搞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項目縣建設,加強田間終端用水設施配套、水源與輸配水渠系“卡脖子”工程疏通、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和灌區配套改造,加大山丘區“五小水利”、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建設力度,配套實施土地平整、機耕道建設和土壤改良、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改造中低產田,逐步解決好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問題。進一步深化灌區與泵站等水管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業灌排工程運行管理費用財政補助政策、健全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鼓勵農民、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管護,解決好農田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問題。
?。ㄆ撸┘訌姺篮榭购当∪醐h節建設。繼續抓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年底前基本完成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繼續加快實施《全國抗旱規劃實施方案(2014-2016年)》,確保完成小型水庫、應急備用井、引調提水工程等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年度建設任務,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綜合體系。認真分析近年來干旱規律和災情特點,總結抗旱經驗教訓,密切關注旱情發展,完善抗旱方案預案,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和計劃用水,大力推廣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統籌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要,科學應對干旱災情。
?。ò耍┘涌焱七M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考核與監督。認真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水功能區管理、入河排污口監管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江河湖庫水污染防治。繼續實施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促進地下水采補平衡。加強長江上中游、黃河中上游、西南巖溶區、東北黑土區、西北三江源和河西走廊等重點地區和革命老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抓好坡耕地、侵蝕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建設及病險壩除險加固,當年安排水土保持中央投資年底前完成80%以上,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萬平方公里。積極發展綠色小水電,加快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大力開展農村水系治理、河道堰塘清淤整治、水利血防、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建設。
四、保障措施
各地要牢牢把握“四化同步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構建保障體系,推動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順利開展和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ㄒ唬┛茖W制定實施方案。各地要按照統籌規劃、系統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建管并重、協調推進的原則,依托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和年度各類支農涉水項目資金計劃,制定完善本地區省、市、縣三級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方案要山水林田湖村路統籌兼顧、綜合治理,既突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特點和水利建設項目,又兼顧其他部門的各類支農涉水項目資金的統籌整合,確保實際效果,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又考慮現實與可能,區分輕重緩急,合理確定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目標、實施重點。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以政府、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指揮部或水利部門聯合相關部門發文等方式,及時把年度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指標、任務和建設內容,逐級分解落實到縣鄉、村組和具體項目。
?。ǘ┣袑崗娀M織保障。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和落實農田水利建設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政府領導牽頭負責、部門分工協作的聯動機制,將組織領導、技術把關和監督管理等責任落實到位崗位、環節和步驟,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籌措、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強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完善績效考核、群眾評議和獎優罰劣機制,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支持、受益主體參與的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格局。各級水利部門要把做好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檢驗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重要標準,作為加快解決靠天吃飯問題和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根本舉措,主動為當地黨委政府當好參謀,抓好綜合協調、方案制定、制度建設、施工組織、進度控制、質量監管、竣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的技術指導與服務,特別是要著力抓好本地區農田水利等項目建設的行業歸口管理,確保工程建設有力有序有效。
?。ㄈ﹦撔陆M織發動機制。在傳承以往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的基礎上,創新組織發動機制,切實調動基層政府和各類受益主體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負責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實化地方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的主體責任,完善項目引導、開展水利“杯賽”活動、績效考核等機制,激發和調動基層政府的積極性。通過推行農民全過程參與決策、建設和管理,以及加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項目扶持、信貸支持等力度和提供技術服務,鼓勵和扶持農民、村組集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真正成為各類農田水利及其他支農涉水項目的申報、實施、管護和受益主體。進一步強化規劃對各方資源和力量的統籌整合作用,保證工作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ㄋ模┙∪嘣度谫Y機制。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調動各方面的投入積極性,加快建立健全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資機制和穩定增長機制。各地要切實把水利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作為應保必保的重點領域,進一步大幅增加公共財政投入。要通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土地出讓收益計提及統籌、民辦公助、以獎代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貼息、金融支持等政策以及競爭立項、先建后補等機制,撬動社會資本特別是農民、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投入冬春農田水利建設。要制定發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清單、出臺優惠政策以及采取項目建設投資者和工程運營者合理收益政府“兜底”的辦法,探索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等改革措施,試點示范運用市場機制拓寬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投融資渠道,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運營。要充分用好過橋貸款、開發性金融、專項債券等金融支持政策,緩解水利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
?。ㄎ澹﹦撔陆ㄔO管理模式。按照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受益主體之間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的事權劃分,加快構建政策引導、規劃統籌、制度約束、監督管控和考核評估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大中型項目全面落實“四制”,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按縣域或項目類型集中組建項目法人負責建設管理,強化對項目法人的規范組建和監督管理。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設計施工總承包等專業化、社會化建設管理。鼓勵探索適合小型水利工程特點和當地實際的建管模式,對比較分散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在統一規劃和建設標準、強化行業指導和監管的前提下,允許由具備條件的受益鄉鎮、村級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組建項目法人或組織實施。
?。﹦撔逻\行管護機制。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區分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投資來源的工程,落實工程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健全管護制度。在鞏固和深化國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成果,足額落實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員基本支出和工程維修養護經費財政補助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推廣全國100個縣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以及云南陸良縣、澄江縣和山東井灌區大田作物種植區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運營的試點經驗和模式,加快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產權,逐處落實工程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實現大中水利工程專業機構管理,小型水利設施“以大帶小、小小聯合”管理、委托管理以及受益群眾、村組集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主管理全覆蓋。通過完善水利工程運行維護定額標準、逐步提高工程維修養護投資比例、用好各級財政對農田水利設施維護費用的支出安排等,足額落實灌排工程維護費用。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能力建設,規范和創新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多元化發展。積極培育防汛抗旱、灌溉排水、農村供水等專業化服務隊伍,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管護工程。
?。ㄆ撸娀潭讲榭己?。加快健全涉水法規、技術標準、規劃、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強化依法督導檢查與考核。要履行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監督管理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業督導檢查機制,針對工程建設不同階段督查重點和內容,加大重點督查、隨機抽查、明查暗訪、動態信息公示通報、總結評估和績效考核等力度;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稽查等部門作用,共同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全程跟蹤督導檢查;幫助優化設計方案,解決資金、技術和管理難題,督促對存在問題建立臺賬、限期整改、對賬銷號,有效防控基層水利廉政風險,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確保實現“四個安全”。要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及時錄入、更新、完善相關數據和資料,做到工程上圖、數據入庫,建立工程數字化檔案,全面實現建設方案、資金下達、工程進度、項目驗收和運行管理等信息實時更新、動態監管,推進農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科學化、高效化管理。要在強化政府監督和行業指導的同時,將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納入地方各級政府考核范圍,建立聯合監督檢查、績效考核、評價評估和問責問效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工作優劣與項目和資金安排掛鉤的獎懲機制,督促地方政府切實履職盡責。
?。ò耍┳龊眯麄骱托畔笏?。各地要利用多種方式和新老媒體,全方位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政務信息報送和宣傳工作,大力宣傳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政策舉措,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新進展和新成效,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創造的好經驗和好做法特別是一些高含金量的政策和強針對性的機制,大力宣傳組織發動群眾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營造全社會關心、各部門支持和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良好氛圍。